
快速擇校

政策解讀
010-51268841
400-805-3685
導語introduction
教育部于2025年9月正式公布《2025—2028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》,這份最新的教育部競賽白名單共包含47項競賽活動,涵蓋自然科學素養類、人文綜合素養類及藝術體育類三大類別,有效期至2028年8月。對于希望通過競賽提升學術競爭力的學生,尤其是國際學校學生而言,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是重要參考,其中丘成桐中學科學獎、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賽事備受關注,成為提升升學優勢的重要途徑。

教育部競賽白名單是經官方認證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集合,具有嚴格的篩選標準和監管機制。2025-2028學年的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,在保留《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》(中國數學會主辦)、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》(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)等31項經典賽事的基礎上,新增了《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》(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主辦)、《世界機器人大會青少年機器人設計與信息素養大賽》(中國電子學會主辦)等16項前沿領域競賽,同時優化部分賽事的主辦單位、面向學段,進一步凸顯“去功利化”和“重教育本質”的導向。
這意味著納入教育部競賽白名單的賽事不僅組織規范、公益性強,其結果還能得到升學體系的廣泛認可——無論是國內強基計劃、綜合評價升學,還是國際學校學生申請國內外名校,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中的獎項都能成為重要的學術能力證明。
對于家長和學生來說,認準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是規避違規競賽風險的關鍵。教育部明確提醒,凡是未列入教育部競賽白名單的賽事均屬違規,且競賽結果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,向家長收費的競賽也需警惕。因此,了解最新的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,選擇合規賽事參與,既能避免權益受損,又能確保競賽經歷的實際價值。

結合《2025—2028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》,以下幾類賽事因學術價值、國際認可度或與升學的適配性,成為學生重點關注的對象:
自然科學素養類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中占據22項,是含金量最高的類別之一。
丘成桐中學科學獎(清華大學主辦,面向普通高中):作為經典賽事,長期受國際學校學生青睞,每年吸引北京多所公辦國際部、外籍子女學校及民辦國際化學校學生參與。賽事強調跨學科研究能力,要求學生提交科研論文,評價標準與IB、A-LEVEL等國際課程體系高度契合,獲獎經歷在海外名校申請中認可度極高。
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(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,面向普通高中、中職):2025年新增“青少年成長支持計劃”,聯合40家企業為優秀選手提供實習、研學等長期支持。學生可圍繞環境、工程、生物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究,成果既適合國內強基計劃申請,也能為海外升學增添科研履歷。
前沿科技類賽事:如《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》(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主辦,覆蓋小、初、高、中職)、《世界機器人大會青少年機器人設計與信息素養大賽》(中國電子學會主辦,覆蓋全學段),聚焦人工智能、機器人等前沿領域,與國際學校的STEAM課程銜接緊密,是提升科技競爭力的熱門選擇。
人文綜合素養類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中包含12項賽事,適合注重語言、文化素養提升的學生:
“外研社杯”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(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,面向高中、中職學生):雙語高中學生的優勢領域,競賽涵蓋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,評價標準與雅思、托福等國際語言考試高度兼容,獲獎經歷能同時證明語言能力與跨文化溝通素養,對申請海外高校語言類、人文類專業助力明顯。
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(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等主辦,面向普通高中):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表達,適合在雙語環境中成長、兼具中西文化視野的學生參與。優秀作品常被納入國際文化交流項目,增強競賽的國際認可度。
《全國中學生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》(分別由中國數學會、中國物理學會等主辦,面向普通高中)作為保留項目,繼續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中占據核心地位。這類賽事雖難度較高,但獲獎學生在強基計劃、高校專項計劃中優勢顯著。國際學校學生若計劃申請國內頂尖大學的理科專業,參與五大學科競賽能有效彌補“國際課程學術深度不足”的認知誤區,其嚴謹的邏輯思維訓練也對A-LEVEL、IB等國際課程的高階學習大有裨益。
國際學校學生應結合升學目標選擇教育部競賽白名單賽事:計劃申請國內名校強基計劃的學生,優先沖擊五大學科競賽和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》;目標海外高校的學生,可重點參與《丘成桐中學科學獎》《“外研社杯”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》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(這些賽事的成果在CommonApp、UCAS等申請系統中認可度較高)。同時,需注意賽事舉辦時間——教育部規定每學年舉辦不超過1次,累計不超過3次,建議提前規劃3年參賽周期,避免集中備賽壓力。
充分利用國際學校的課程資源是備賽關鍵:例如將IBExtendedEssay、A-LEVELEPQ研究項目與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》的參賽課題結合,實現“一稿雙用”;借助學校的外教資源提升《“外研社杯”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》等賽事的語言表達能力。此外,關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賽事的官方合作資源(如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》對接的企業實習機會、《丘成桐中學科學獎》的高校導師指導計劃),能為備賽提供專業支撐。
務必通過教育部官網或學校教務處,對照《2025—2028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》,確認賽事是否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內,避免參與“山寨賽事”。國際學校學生尤其需警惕部分機構舉辦的“國際競賽國內版”(這類賽事常以“高額報名費”“保獎”為噱頭,實則未被納入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,不僅浪費時間金錢,還可能因參賽經歷不規范影響升學評估)。
2025-2028學年教育部競賽白名單的公布,為學生提供了清晰的競賽導航。47項賽事覆蓋科學、人文、藝術、體育等多元領域,既強調學術嚴謹性,又關注創新與實踐。對國際學校學生而言,理性選擇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中的高含金量賽事(如《丘成桐中學科學獎》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》《“外研社杯”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》等),既能提升學術競爭力,又能展現跨文化背景下的綜合素養。建議家長和學生以教育部競賽白名單為指南,結合興趣與規劃科學備賽,讓競賽真正成為成長的助力而非負擔。
延展閱讀推薦:
教育部公布2025-2028學年全國中小學競賽白名單,附高含金量賽事名單
還有疑問?立即在線咨詢特別聲明: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"原創"的,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;
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,聯系郵箱:2498144268@qq.com
1對1免費咨詢
解決98%的申請入學問題
長達25年擇校服務經驗 · 5分鐘內響應 · 無限次追問
答家長您好!非京籍小升初選擇國際學校需要考慮政策、可選學校范圍、預算以及學校特色等因素,只要規劃得當,完全可以為孩子找到合...
答家長您好,校園設施是國際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,但更重要的是學校如何利用這些設施來實現教育目標。在選擇時,應該綜合考慮設...
答港澳臺籍學生在北京讀國際學校好嗎?可以,若學生希望留港升學,DSE成績可申請香港八大公立院校,且錄取概率遠高于內地生;若...
答國際學校春季插班的優勢有1.入學競爭相對較小2.適應期更從容3.課程銜接更靈活4.個性化關注更多;國際學校春季插班的劣勢...
答初二下學期轉國際學校來得及,因為初二下學期距離高中還有一年多時間,這個時間足夠你適應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。國際學...
答公立學校轉國際學校適應期有多長?因學生個體差異、轉學階段及課程銜接難度而呈現不同時長,但普遍需要3個月至2年完成過渡,其...
免費咨詢
張老師

關注微信公眾號
招生政策隨時看

關注小程序
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
報名咨詢電話:400-005-1568
育路教育
評論0
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