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臨床助理醫師《微生物學》復習筆記9
來源:考試吧發布時間:2015-10-28
鏈球菌屬
鏈球菌屬對人類致病的主要是A群鏈球菌和肺炎鏈球菌。
1、分類
按溶血現象
|
|
溶血現象 |
性質 |
|
甲型溶血性鏈球菌(草綠色鏈球菌) |
菌落周圍有1~2mm寬的草綠色溶血環 |
多為機會致病菌 |
|
乙型溶血性鏈球菌(溶血性鏈球菌) |
菌落周圍有2~4mm寬的界限分明、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環 |
致病力強 |
|
丙型溶血性鏈球菌(不溶血性鏈球菌) |
不產生溶血素,菌落周圍無溶血環 |
一般不致病 |
2、對人致病的鏈球菌90%左右屬A群,且對人致病的A群鏈球菌多呈現乙型溶血。
3、需氧、兼性厭氧鏈球菌對人有致病性。
一、A群鏈球菌
A群鏈球菌主要有化膿性鏈球菌或β-溶血性鏈球菌,是人類常見的感染細菌,也是鏈球菌中對人類致病作用最強的細菌。
、迳飳W性狀
1、培養特性:多數菌株兼性厭氧。營養要求較高,多數菌株周圍易形成較寬的透明溶血環。
2、生化反應:①分解葡萄糖,產酸不產氣。②鏈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,不被膽汁溶解,可用來鑒別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鏈球菌。鏈球菌不產生觸酶。
3、抗原:①多糖抗原(C抗原);②表面抗原(蛋白質抗原);③核蛋白抗原(P抗原)
4、抵抗力:一般鏈球菌均可在60℃被殺死,對常用消毒劑敏感。
、嬷虏⌒
1、致病物質
⑴細胞壁成分:
、兖じ剿兀喊ㄖ妆谒岷虵蛋白
②M蛋白:A群鏈球菌主要的致病因子。含M蛋白的鏈球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細胞內殺菌作用的能力。
③肽聚糖:A群鏈球菌的肽聚糖具有致熱、溶解血小板、提高血管通透性、誘發實驗性關節炎等作用。
、仆舛舅兀
、僦聼嵬舛舅(紅疹毒素、猩紅熱毒素):由攜帶溶原性噬菌體的A群鏈球菌產生,具有超抗原作用。
②鏈球菌溶素:有溶解紅細胞、破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作用
、乔忠u性酶類:
、偻该髻|酸酶:分解細胞間質,促進細菌擴;
②鏈激酶(溶纖維蛋白酶):溶解血塊、阻止血漿凝固,促細菌擴散;
、坻湹烂(DNA酶):溶解膿汁中DNA,降低其粘稠度,促細菌擴散,主要有A,C,G群鏈球菌產生。
2、所致疾病:
、呕撔愿腥荆喝缇植科つw及皮下組織感染(丹毒、淋巴管炎、蜂窩組織炎、癰、膿皰瘡等)和其它系統感染(化膿性扁桃體炎、咽炎、鼻竇炎、中耳炎及產褥熱等)。
、浦卸拘愿腥荆喝缧杉t熱、鏈球菌毒性休克綜合征。
⑶變態反應性疾。喝顼L濕熱、急性腎小球腎炎等。
㈢免疫性:鏈球菌型別多,各型間無交叉免疫力,故?煞磸透腥。
二、肺炎鏈球菌(肺炎球菌)
肺炎鏈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腔中,多數不致病或致病力弱,僅有少數致病力。是細菌性大葉肺炎、腦膜炎、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原菌。
㈠生物學性狀
、賹貵+球菌,營養要求較高,兼性厭氧。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細小、形成草綠色a溶血環。
、诜纸馄咸烟恰Ⅺ溠刻、乳糖、蔗糖,產酸不產氣。
③可靠的鑒別法是膽汁溶菌實驗。
、軐砘蛩氐挚沽^弱,對一般消毒劑敏感。
、嬷虏⌒
1、致病物質
莢膜、脂磷壁酸、肺炎鏈球菌溶素O、神經氟酸酶
2、所致疾病
人類大葉性肺炎、支氣管炎
、缑庖咝裕焊腥炯t藕可建立較牢固的特異性免疫
(四)微生物檢查法
血瓊脂平板上的肺炎鏈球菌菌落周圍有草綠色a溶血環。肺炎鏈球菌主要應與甲型溶血性鏈球菌鑒別,方法:膽汁容菌試驗、菊糖發酵試驗、莢膜腫脹試驗。
三、其他醫學相關鏈球菌
●B群鏈球菌(GBS)——無乳鏈球菌
• GBS正常寄居陰道與直腸,帶菌率30%
• 新生兒感染(經產道或呼吸道)敗血癥及腦膜炎死亡率高。
●D群鏈球菌——腸球菌
條件致病菌,為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,常見尿路感染。
●甲型溶血性鏈球菌
• 是口腔和上呼吸道部位的正常菌群
• 條件致病菌,可引起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
• 變異鏈球菌與齲齒發病有關。

